无菌室药品柜特征
1、恒温柜结构紧凑、线条流畅,外观豪华气派。
2、全风冷翅片式循环设计,确保工作室内吴温度死角,恒温更稳定。
3、精确的微电脑控制柜温和显示柜温,误差更小,柜内温度一目了然。
4、采用中空钢化电热亮光条纹铝合金玻璃门,全自动回归门铰设计。
5、能高效防雾,进一步增强展示效果,还简约、方便、开启自如。
6、多功能ABS滑行搁物架任意组合,可根据展示物品任意调整。
7、采用高效进口机组、分体式设计,回温速度快,噪音低,安全、稳定。
8、柜体内为进口高级医用PP,**强抗腐蚀,经久耐用、美观易清洁。
9、聚氨脂整体发泡,高强度、高密度,安全、省电又美观
10、宽气候带(ST)设计,适用范围广。
1.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2.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3.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4.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5 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6.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7.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8.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9.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10.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11.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12.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13.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
14.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过3个菌落。如**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一般情况下,无菌室的等级有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等等。
净化等级一般分为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现在2010年版的GMP净化车间已经不用这个叫法了,分为ABCD级别,分别相对应于98版的几个级别,通过检测区域内的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数、沉降均数评价净化级别,各个级别有不同的要求,净化等级分静态、动态两种。
洁净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之房间。亦即是不论外在之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俱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之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之特性。无尘车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级这个级别的无尘车间主要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微电子工业,对集成电路的精确要求为亚微米。
10级这个级别的无尘车间主要用于带宽小于2微米的半导体工业。
100级很多人认为,这一级无尘车间是常用因而是重要的无尘车间,人们常常错误地将100级洁净室称为无菌室,以说明“无菌”的或“无尘”的环境要求,100级无尘室可用于医药工业的无菌制造工艺等,这一洁净室大量应用于,植如体内物品的制造,外科手术,包括移植手术,集成器的制造,那些对细菌感染特别敏感的病人的隔离**,比如像骨髓移植病人术后的隔离**。
1000级这个级别的无尘车间主要用于高质量光学产品的生产,还用于测试,装配飞机蛇螺仪,装配高质微型轴承等。
10000级万级无尘车间用于液压设备或气压设备的装配,某些情况下也用于食品饮料工业,此外,万级无尘车间在医工业中也很常用。
100000级十万级无尘车间用于很多的工业部门,比如光学产品的制造,用于较小的元器件制造大型的电子系统,液压或气压系统的制造,食品饮料的生产,医、药工业也常常使用这一级无尘车间。
以上由人和净化提供。
无菌室无尘净化工程洁净室净化:无菌室一般为4—5平方米、高2.5米的独立小房间(与外间隔离),专辟于微生物实验室内,可以用板材和玻璃建造。无菌室外要设一个缓冲间,错开门向,以免气流带进杂菌。无菌室和缓冲间都必须密闭、室内装备的换气设备必须有空气过滤装置。在获得了无菌环境和无菌材料后,只有保持无菌状态,才能对某种特定的已知微生物进行研究。所以控菌能力和控菌稳定性是无菌室的核心验收指标。业内通行的验收标准为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过1个菌,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过3个菌落,但由于持续稳定性难以测试,所以国内工程企业经常出现3年翻新现象,导致性价比缩水;而由于普遍按欧美环境指标执行,很难考虑国内建筑材料适应性,所以也经常发生稳定性失常状况。在通行标准之外,还设有自身执行的长期维护、选材指标,净化能力和环境适应力远**。 在获得了无菌环境和无菌材料后,我们还要保持无菌状态,才能对某种特定的已知微生物进行研究或利用它们的功能,否则外界的各种微生物很容易混入。外界不相干的微生物混入的现象,在微生物学中我们叫做污染杂菌。防止污染是微生物学工作中十分关键的技术。一方面是彻底灭菌,另一方面防止污染,是无菌技术的两个方面。另外,我们还要防止所研究的微生物,特别是致病微生物或经过基因工程改造了的本来自然界不存在的微生物从我们的实验容器中逃逸到外界环境中去。为了这些目的,在微生物学中,有许多措施。